出彩本溪人:班娜在泳池中劈波斩浪,热爱游泳的执教之路
在本溪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有一个名字在游泳界熠熠生辉,那就是班娜。1992年,年仅14岁的她在亚太地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上独揽三金,成为当时的游泳明星。然而,班娜的故事并不仅仅停留在她作为运动员的辉煌岁月,更在于她作为教练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一、游泳之路的起步
班娜的游泳生涯始于她8岁那年。她的父亲作为体育爱好者,鼓励她选择自己热爱的运动。班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游泳。从此,她便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本溪市少儿体校的室外游泳池是当地游泳爱好者的天堂。班娜成为市游泳队第一批正式队员,经历了3年市队和4年省队的专业训练。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班娜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她曾回忆起当时的训练条件,表示“与如今室内泳池的条件天差地别”,但这并没有阻止她追求卓越的步伐。
二、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的辉煌
1992年,班娜在亚太地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以压倒性的优势包揽了女子100米蝶泳、200米蝶泳和400米混合泳三枚金牌。这一成就不仅为她的游泳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激励了无数年轻运动员追逐自己的梦想。
班娜在比赛后的采访中提到:“水的阻力容易克服,但疲劳、枯燥和‘厌训心理’才是最大挑战。”她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努力所带来的结果。
三、运动员生涯的转折
然而,运动员的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93年,班娜在省队备战1994年广岛亚运会选拔赛期间,因训练压力大、成绩未达预期,情绪低落,最终选择退出省队。对此,班娜表示:“运动员生涯的终止确实有遗憾,但我对游泳的热爱从未消退。”
这一决定虽令她心痛,但也为她后来的执教生涯埋下了伏笔。班娜深知游泳的魅力与挑战,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年轻人追逐他们的梦想。
四、重返泳池:教练生涯的起航
1997年,班娜以教练身份重返泳池,开始了她28年的执教生涯。她的教学理念强调“因材施教”,根据每位队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班娜认为,优秀运动员会通过分析自己每次比赛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扬长避短,寻找突破口。
然而,班娜也意识到如今队员的训练态度和心理素质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她指出:“现在有些队员稍遇小伤便请假,家长也常因出行游玩打断训练,导致训练不系统。”这使得她感到担忧,因为游泳运动员若一周不下水,相当于其他项目两三个月不训练,状态便会大幅下滑。
五、桃李满天下的教练
在班娜的悉心指导下,她的弟子们在各项赛事中屡创佳绩。2006年省运会,牛思川获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第一名;2009年全运会,姜智航获男子铁人三项第一名;2013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曲虹飞获女子100米自由泳第一名;2023年省运会,李佳芮获女子50米自由泳第一名;2025年省锦标赛,刘馨晴获得女子100米、200米蛙泳第一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邱钰涵,她在班娜的指导下,屡获国内外大奖。班娜回忆道:“我遇到邱钰涵时,就好像雕刻师遇上好材料,渴望雕出一件精品。”经过6年的辛勤付出,班娜终于将邱钰涵培养成了顶尖游泳运动员。
六、未来展望
如今,班娜依然在为本溪的游泳事业努力。为了备战明年的省运会,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注重队员的技术细节和心理素质。班娜坚信,只有保持正常的训练状态,才能培养好的水感,而水感是游泳的关键。
她的目标是培养出更多游泳健将,让热爱延续,让传承发光。在未来的日子里,班娜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孩子在泳池中展现自我,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结语
班娜的故事是本溪游泳事业发展的缩影,她用自己的热爱与执着为无数年轻运动员铺就了通往成功的道路。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班娜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教练,更是无数游泳爱好者心中的榜样。她在泳池中的“转身”,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